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排行榜 汽车排行榜

红旗文稿_红旗文稿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佚名 2024-05-31 人已围观

简介红旗文稿_红旗文稿是什么级别的刊物_红旗文稿是什么级别的刊物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红旗文稿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1.求是杂志是谁写的字2.简新华:为什么我国实行土地私有化是有害的(3.王雨辰的研究成果4.一个城市发展太快会导致什么5.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毕业设计完成论文时间及预期结果结果怎么写!求是杂志是谁写的字杂志“

红旗文稿_红旗文稿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_红旗文稿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红旗文稿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求是杂志是谁写的字

2.简新华:为什么我国实行土地私有化是有害的 (

3.王雨辰的研究成果

4.一个城市发展太快会导致什么

5.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毕业设计 完成论文时间及预期结果结果怎么写!

红旗文稿_红旗文稿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求是杂志是谁写的字

       杂志“求是”两个书法字是邓爷爷写的。 1988年5月30日,中央决定: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委托中共中央党校创办全党的理论刊物《求是》杂志。 《求是》的刊名是由中国前***邓小平题写。

       《求是》杂志由中央委员会主办,是机关刊,是指导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求是》的前身是杂志《红旗》,半月刊,1958年6月1日于北京创刊,1988年6月停刊,7月1日正式创刊,易名为《求是》杂志。《红旗》是官方的重要宣传阵地,被称为两报一刊之一。

       内设办公室、总编室、求是理论网编辑部、政治编辑部、经济编辑部、文化编辑部、科教编辑部、国际编辑部、评论部、红旗文稿编辑部、发行出版部、人事部、机关党委、纪委;下设红旗出版社、红旗画刊社、小康杂志社、事业服务中心。

       杂志社的职责

       1、管理杂志出版流程、管理期刊质量、规划杂志发展,对杂志的编辑质量和内容负有直接责任。

       2、负责杂志的选稿、组稿和编辑、设计工作,确定杂志定位和编辑方针。

       3、管理和协调编辑部成员完成相关栏目内容,领导和指挥编辑完成相关内容的采写及报道。

       4、完成每期编辑内容的计划与安排,并制定编辑任务表及人员工作量分配。

       5、为所负责杂志规划采写内容,并指导编辑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6、监控有关编辑校对人员对文章内容的校对,负责每期杂志选题的确定,稿件审定,版式、封面的确定,确保杂志顺利出版,避免出现重大失误,对杂志的质量与内容正确性负责,对于二校样和最后版样进行审核把关。

简新华:为什么我国实行土地私有化是有害的 (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根本性、综合性作用      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定性,在党的文件中分别已有明确表述,前者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后者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显然,按照“根本建设”的要求,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各项建设以及各项具体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来进行,都要最终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上来。换言之,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和各项工作的一条红线,各项建设和具体工作都必须以提高执政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最终也应该体现到执政能力的提高上来。

       然而,思想政治工作又不是一般性的工作,它不仅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发挥根本性、综合性作用。所谓根本性作用,主要是从思想政治工作所发挥作用的对象而言的。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做,都要靠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完成,我们党的一切工作也都是从人这个根本出发,最终都要落实到人上。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做人的工作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理应发挥根本性的作用。所谓综合性作用,是指思想政治工作所渗透的领域并不局限于文化领域,而是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思想政治工作所产生影响的范围涵盖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制度等建设,而不是某一项具体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提高执政能力的绩效,也应该体现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五种能力的提高上,而不是对某一种具体能力发挥作用。

       二、思想政治工作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挥作用的途径      从总体上看,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包括党的整体、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主要指党通过执政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能力,而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内容。具体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所发挥的作用及途径,可以从三个层面说明。

       (一)党员干部的素质层面: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决定》指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要“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一个“关键”,一个“基础”,可见,提高执政能力,需要广大党员和干部,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端正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树立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树立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民主观;树立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的忧患意识;树立依法治国的法制意识,等等。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教育、引导、激励等功能。

       (二)领导制度、体制层面:思想政治工作为制度的制定执行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党的执政能力并不是党员干部自身能力的简单相加,这里面还有制度的因素。也就是说,党必须有一整套科学有效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有处理各种具体问题的正确的政策规则、工作机制,必须有一整套合理有效的工作体制和工作制度。但是,所有这些制度、体制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身上,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大批能够审时度势、制定这些制度、政策、规则的人,需要有严格遵从这套工作体制和制度要求的人,需要有一大批能够忠实践行这些制度的人。培养造就这样一大批人,除了其它必要的条件以外,思想政治工作责无旁贷。

       (三)群众自觉性层面:通过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执政成效,提高执政能力。这主要是从党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来说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从“动员”和“组织”可以看出,我们党的执政过程实际上是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双向互动”过程。而群众是否积极主动地被领导,能否以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朝着党所指定的目标前进,关键在于群众内心价值上的认同,这就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身的利益,使群众的奋斗方向与党制定的既定目标相一致,并实现合力的最大化。

       三、执政能力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当前,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执政意识。一是要在增强党员干部“党的意识”上下功夫。党的意识是执政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现实中,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之所以政治意识淡漠,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甚至以不负责任的“第三者”立场或旁观者态度来看待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根本原因在于“党的意识”不强,丢掉了***员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实际行动自觉地融会于党性之中。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党员干部“党的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中国***是伟大而光荣的党;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家认清自身在党组织以及整个党的建设中所处的位置,认清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时刻关心党的建设。二是要在增强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上下功夫。目前,一些党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认为党的执政地位稳如泰山,忧患意识和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的观念逐渐淡化。为此,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虽然我们在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增进人民幸福的过程中,执政条件不断优化,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给我们带来了各种严峻挑战,看到我们在进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三是要在增强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上下功夫。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制度约束等各种途径,使广大党员干部更深刻更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革命时,我们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执政后,我们依然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是在为人民执政,所以我们执政中的一切作为,都要以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为判断标准。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自觉性。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基础是一个政党执政赖以存在的根本。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是人民的拥护、人民的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担负起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任务。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正面灌输的方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民众系统地灌输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建构对目前社会管理和秩序在心理上和价值上的认同,表明群体的组织、制度是合理、合法的,群体行为的目标和方法也是正当的,从而使个人确信自己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是合理的和应该的。要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们对诚信、忠诚等的效用评价,形成自律,促进对法律法规、道德秩序的遵守,促进群体内部的认同和合法性信仰,保持群体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消解执政基础的因素作斗争。国外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险恶用心就是要动摇和摧毁作为中国人民、中国***精神支柱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逐渐削弱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力,进而使***丧失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此外,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同样会腐化人的心灵,削弱党的执政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倡导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公民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以及在这一世界观指导下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正确地处理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科学与伪科学等关系问题,自觉地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对待和处理人生和社会中的各种矛盾。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要为改革和完善执政体制、执政方式奠定思想基础。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执政体制、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动员全党的智慧进行深入的、多角度的探索。这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执政体制、执政方式的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向来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多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操作中,经济成分、物质利益成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分就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这是十分正确的,也是我们长期要坚持的。但是,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上,而且还要渗透到党的自身建设中,与执政体制、执政方式的改革紧密结合,为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不仅要把经济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衡量标准,而且要把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改革的成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科学有效的执政方式上有所作为。执政方式即执政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手段、什么样的方法。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诸如党的三大作风、民主集中制等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执政方式,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坚持和发扬的。同时,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光用简单的行政命令不行了,必须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协商的、契约的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而且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方式。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大家在继承科学有效的执政方式上,转变陈旧观念,老方式管用的就继续用,不管用的就要及时舍弃、改造,同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执政方式。

       再次,要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执政方式改革完善中去。进行思想宣传本身就是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之一,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内在地包含着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为其它各项执政方式的改革完善服务,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自身积极纳入到执政方式的改革中,从内容、方法、手段上积极探索与其它执政方式相适应的新路子。

       第四,思想政治工作要为执政方略的贯彻实施保驾护航。思想政治工作对于贯彻党的执政方略的功能定位,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一是要使群众的意志专注于党确定的执政方略上。毛泽东同志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党的执政方略是来自于人民的需要,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的需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集中体现在党的各项执政方略,从而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意志集中到贯彻实施党的执政方略上来,充分发挥其凝聚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要使群众为执政方略奋斗的行动保持连续性。从终极角度来讲,执政方略是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但这并不是说,在执政方略的实施过程中,每一项具体的方针政策都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甚至在短期内可能影响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但受损害的利益通常来说是暂时性的、眼前的利益,而非长远的、根本性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用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武装人们的头脑,引导人们正确看待自己的利益,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努力营造关心、拥护、支持党的执政方略的社会氛围,统一人们在重大问题上的思想认识,正确看待改革中利益关系的调整,从而保证广大群众为执政方略奋斗的行动保持连续性。三是要使群众在为执政方略奋斗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对党的执政方略的信心源自我们取得的进步和做出的成就。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反映执政方略贯彻执行中日新月异发展的现实,满腔热情地讴歌人民群众在奋斗中取得的光辉业绩,坚定对执政方略的信心,进一步激发为执政方略努力奋斗的热情。

       (原载《红旗文稿》2005年第3期)  

王雨辰的研究成果

       简新华:为什么我国实行土地私有化是有害的 (

        一:土地私有化可能会导致“农民不可逆的进城”

        二:土地私有化可能导致“中国城市出现大规模的贫民窟”

        三:土地私有化可能产生的大规模的贫民窟将构成中国现代化的最大威胁

        四:土地私有化将可能使农民往往只看眼前利益

        五:土地私有化可能会使大量小农在权贵与资本家的巧取豪夺下失去土地

        六:土地私有化可能会导致曾发生在拉美农村地区出现的情况在中国重深

        七:土地私有化可能会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浪费

        八:土地公有制是中国总结了数千年土地变革命史上研究并发展创造出的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

《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红旗文稿》2009年第2期

        一、解决“三农”问题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理论逻辑

        “三农”问题不只是我国才有的现象,而是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长期存在的问题。对此,西方严肃的学者也并不认为他们的经验或理论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其实,不仅中国,包括日本、韩国等在内的整个东亚,甚至整个第三世界,本来就没有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中孤立存在的农业问题。我们发展中国家需要考虑的主要是农民生计、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稳定这“三农”问题。

        近年来理论界很关注“三农”问题,但不少学者却继续以西方的理论逻辑来套用于国情不同的本土问题。西方学术界主流提出的“土地私有化+流转市场化必然导致农业规模经营”的思想,在国内得到普遍呼应,除了利益集团背景之外,部分原因是其在理论逻辑上确实很完整;但把这种理论逻辑直接套用在发展中国家的“三农”问题上,则显然缺乏经验依据。反而是几乎所有人口过亿的大型发展中国家,在继承或采行西方制度之后,普遍受制于耕者无其田和城市贫民窟化,并由此造成社会动乱。

        因此,国内主流学术界实际上是以西方的理论逻辑,推导形成了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观点,并加以模型检验;需要提醒的是,这个土地私有化逻辑仍然需要在经 验层次得到起码的支持:不论任何主义、制度或 *** 、领袖,只要发展中国家在不能对外转嫁成本的约束下加快工业化,必然导致农业资源和生产力诸要素大幅度净流出;在这个进程中,由多种复杂因素形成的“三农”困境,不可能靠某个外部引入的激进理论或政策就会迎刃而解。

        笔者在1980年代也曾经热衷于依据西方主流理论构建的逻辑来讨论中国农村问题,认为,只要全面实行了土地产权的私有化,就会有利于土地买卖、自由流转、兼并集中,那就一方面使农业有可能出现土地规模经营、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获取规模收益;另一方面,多余的农业劳动力和人口会自然被城市化吸纳。于是,新古典和制度学派的理论成为我在农村调查研究中的指导思想。然而,我在后来更为广泛的国内外调查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研究中,逐渐从坚信不疑到形成质疑,主要是由于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找不到支持这个逻辑的经验依据,才使我认识到,当年提出的这种从私有化必达自由化的逻辑看上去完整,实则似是而非。

       

        二、土地规模经济只是一个有特定依据的西方理论逻辑

        事实胜于雄辩,历史经验强过主观构建的理论逻辑。这种“土地私有化+流转市场化必然达成土地规模经济”的逻辑,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发展中国家和东亚国家的经验依据,无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还是在具体的现实变化中,都很难找到支持这个逻辑的客观经验。

        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的老欧洲,那些殖民地宗主国比如英国,以及战败之后完全撤出殖民地、再也没有条件大规模对外移出人口的东亚工业化国家,比如日本,客观上都没有条件凭借“产权私有化+流转市场化”等制度安排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济。亦即,欧盟和日韩的农业经验也都不支持在中国流行的这个主观构建的理论逻辑。

        世界上确实也有特定的、个别国家的经验依据,但恰恰不可被后来者重复。

        在老欧洲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宗主国将自己的剩余人口、贫困人口乃至于犯罪人群大规模转移出去,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资源掠为己有。这一过程缓解了人口与土地及资源之间的矛盾,缓解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与生俱来的社会转型压力,形成了构建现代政治经济制度的前提条件。

        而在那些主要由欧洲移民新建立的殖民地国家,因其大规模屠杀当地土著人口、剩余的被圈进“保留地”而独占了广阔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其内部矛盾也就能够比仍然主要由土著人口构成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相对缓和得多。

        正是在欧洲大规模推进殖民化的几百年里,西方工业化的制度成本得以从内部转移到外部,资源则从外部转移到内部。凭此,这些老欧洲国家才避免了目前中国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所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

        如果客观地“放眼全球”,则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世界上仅有不超过10个大农场国家,能够有条件实现土地规模经济、产生农业规模收益,它们几乎全部是在殖民化进程之中大规模杀戮当地土著、开疆拓土的产物。除此之外,老欧洲那些发达国家虽然市场化了几百年,却都没有实现教科书中才有的“规模经营”,至今还是以小农场为主,而且2/3的农业经营者还是兼业化的;东亚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中的日韩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都比我们早进入完善的市场经济,但其农业迄今依旧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即使实现了土地规模经济的美国,其农业也没有完全按照自由市场的教条化理论运作。众所周之,美国大农场农业得到的 *** 补贴,比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多很多。

        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得以顺利实现(请注意这里突出的是“顺利”)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前提,本质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离开西方中心主义派生的这两个主流,西方模式的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三、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教条的教训

        在那些继承殖民当局制度遗产,践行“私有化+市场化”教条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尚找不到农业现代化和土地规模经济能够成功解决本土问题的范例。而相对获得成功者,恰恰正是不遵循这一理论逻辑的结果。

        不论是印度、孟加拉、印尼,还是墨西哥、巴西,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面临的共同困境,都是在工业化进程中无法获得外部积累和向外部转移成本,只能从内部主要是 “三农”获得资本原始积累,只能在内部消化制度成本。处在这种困境中,如果任由土地私有化和自由买卖,那么,其结果非但不是快速、低成本地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反而是一方面农村凋敝,小农破产,无地则反;另一方面,失地农民大批涌进城市而难以就业--实现的不是城市化而是城市贫民窟化。按照西方理论逻辑践行“土地私有化+流转市场化”的结果,无一不是贫富两极分化,农村贫困地区游击战,城市贫民窟黑帮泛滥,甚至走向恐怖主义。

        完全实行土地私有化,即使土地资源丰富,实现了规模经营,如果缺乏对外转移工业化制度成本这一条件,那么“三农”问题也会依旧存在。

        最典型的如印度。印度与中国同属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耕地占比和人均耕地都多于中国,农业自然条件也优于中国。但是,土地私有化和市场化的自由流转给印度带来的,一方面是地主和种植园主土地所有制条件下有1/3农民没有土地,另一方面出现了农村游击队和城市贫民窟。

        再看墨西哥。早在100年前,西方人在墨西哥推进殖民化,造成土著人口大幅度减少,因而墨西哥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墨西哥爆发了革命,随后又进行了激进的卡德纳斯改革。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资本全球化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问世,加快了墨西哥重新开启土地私有化和市场化集中的进程,结果是众所周知的社会反抗--恰帕斯州长达10年的农民游击队。

        还有巴西。巴西自然条件之优越,不仅远非中国可比,就是比墨西哥也要好很多倍。巴西城市化率82%,人均国民收入一度接近8000美元,大农场比比皆是;可巴西也有全国性的饥饿和大规模的“无地农民运动”,而且每个大城市都有几个百万人集聚的大型贫民窟!

        令人不解的是,因照搬“私有化+市场化”教条而失败的经验比比皆是,而理论界的不少学者却依然对其深信不疑。

        二战之后,在东亚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是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原因除了适逢战后黄金年代和因冷战需要而得到美国的扶持之外,恰恰在于没有简单化地照搬“私有化+市场化”的教条,而是得益于长期坚持“日韩台模式”--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合作社体系,为了依靠小农合作的力量稳定农村,坚决阻止任何形式的外部资本介入农业和涉农领域,以合作社在涉农领域的收益来弥补弱势小农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不足。这些经验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四、土地私有化与我国新农村建设背道而驰

        中国的重要经验之一: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时期始终没有伴随出现大规模的贫民窟化,全球发展中人口大国仅此一例。

        中国的重要经验之二:鉴于中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目前这种按人口平均分配、按户占有产权的农村土地制度,主要还是为了向农民提供维持生存的基本保障,同时,也客观上成为中国历次经济危机软着陆的基础。

        这两个经验背后,是农民的两个自由。

        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是:只有同时靠进城务工和在乡务农,才能维持较正常的生活水平。这同仅拥有其中一项即可维持正常生活者相比是不足,但与仅拥有一项却又不能维持正常生活者相比,则是特殊的制度优势。

        因此,在中国人口中占最大多数的农民,有两个自由需要得到保障--不仅需要自由地进城务工经商,也需要自由地返乡务农谋生。只有进入与退出这两个自由得到保护,社会才能保持稳定。

        一旦允许土地私有化和自由买卖,那么,一方面,经营农业本来就无利可图的小农会在地方权利与资本结盟的强势介入下大批失去土地,尽管表面是自愿交易,其实质还是被强势集团所迫。另一方面,丧失了在农村生存的根基之后,农民又无法在城市完全立足,最终结果可能是城市贫民窟化与农村社会冲突的同步加剧,大规模社会动荡将不可避免,其激烈程度将远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严重。

        因此,目前中国农村形成的这种基本制度,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总体上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中国的“三农”问题尽管深受诟病,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轻的。倘若没有条件在农业外部的宏观环境上作出重大政策调整,就应该继续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不要轻易改变。

什么是土地私有化?怎么看待土地私有化?

        我国现在土地制度是公有制,即土地是国家的人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和处置权,这和我国的制度和现实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土地私有化是指土地所有权交给个人的一种制度和思想.土地私有化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单同时又是会造成土地紧张,又抑制总体农业的发展,因为私有化会造成土地所有集中,使用分配不当等弊端,我国的国情看来现在不可能实行土地私有化,我国本身就是个农业国家,人多地少,我们更重视总产量而不是单位效益,如果土地私有,单位效益上去了单总产量又下来了,这会造成粮食紧张,农资矛盾加剧等严重后果.土地私有还会造成,农村人口严重外流,城市失业率上升,治安下降,贫富分化加剧,社会不公平现象和歧视现象严重,社会动荡,贪污腐败等等不良后果.但是土地私有化也是有好的方面的,土地私有能提高劳动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我国总体竞争力等.但是现状看来是得不偿失,而且相关法律几乎没有,社会也缺乏制约机构来控制土地使用,国家如果需要征用土地困难也会变大,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建设仍需要国家总体规划,所以土地私有化是不提倡的.

中国实现土地私有化是否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

        先说必要性。首先是农村的土地,农村的土地简单的说一共两种用途:1、农用;2、转成建设用地。农用地这一块,目前土地是可以以承包和租赁的方式转移,承包权本身还可以转承包或者转租。理论上说村民集体组织以外的人承包或者租用土地是受到限制的,但实践中操作办法非常多。简单的说,尽管名义上的所有权不能够发生变化,但是农用地实际的流转在很多地方是非常非常自由的。换言之,现在农用地的价格已经是自由交易的价格,如果实现私有化,地租并不会大幅上升。更进一步说,一块地如果只能进行农业种植,那么这块地的价值是非常有限的,在现在的土地政策下,集约化和规模化已经在广泛开展了,土地私有化很难进一步提升农业的产量。上面的讨论忽略了一个问题,即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农业地不能买卖。但是考虑到现有土地流转合同往往可以签二十到三十年,地租又是在相对自由的市场中确定的,所以我认为即使土地可以买卖,价值也只能跟着地租走,并不存在大幅增值的空间。综上,即使农业土地允许私有化,和现状很可能差别不大,而且我个人非常怀疑农民的收入可以实质性提升。

        第二种是转成建设用地。农用地转成建设用地开发房地产是才是农村土地增值暴富的唯一途径。但是这里有一个根本的障碍:大多数土地不能发展房地产。因为土地的用途是受到严格规划和管理的,从总量上看,我们国家需要保持一个非常巨量的耕地面积以保证粮食安全,具体而言,一个城市也不能够胡乱造楼胡乱开发。如果土地私有化了,那土地用途的限制是否还坚持呢。如果坚持土地规划,那么大多数土地依然是上一段提到的农用地,而农用地转用的现实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改善土地征收制度来实现,没必要绕私有化那么大的一个弯,而且就算私有化了,和现在的情况恐怕相去不多。如果放松土地规划的限制,那造成的后续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讲得清的(而且我个人认为如果彻底允许放开,建设用地的价格反而会大幅下降)。

        说完农村,再说城市的土地。现在城市的土地被称为“国有土地使用权”,虽然名义上叫做使用权,实际上“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可以比较自由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换言之和所有权基本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现在的使用权有七十年收回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单独解决,同样犯不着绕一个大弯。

        综上,我们国家的土地政策在农用地流转和建设用地使用两个方面目前的现状其实和实现私有化之后可以达到的效果是很接近的。现实中发生的大量侵权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强化对集体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保护来解决,而且现有法律已经提供了一个相对可行的框架。所以私有制的必要性是很令人怀疑的。

        然后再说可行性。土地私有化的可行性基本上完全没有。且不考虑如果全国的社会保障系统不会破产,国家财政在失去土地出让金后如果维持,荒山荒地如何确权,国营农场生产建设兵团这些特殊组织的土地如何处理、划拨土地和出让土地如何区分等等问题。私有化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无法回答的,就是土地如何分配。最简单的分配方法是城市居民没有土地,农村土地按当前的村民集体组织所拥有的土地进行分配。但这样分配显然存在严重的不公平之处。因为这么分配很难解释为什么城市里的人就不能分配到土地,而现有的集体土地分配安排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也悬殊各异。

土地私有化不就等于土改是土匪形为吗为什么有人要求土地私有化

        不是一回事.当年的土改是强行剥夺"地主富农"的私有土地分给"劳苦大众"使用,其本质不是土地私有化,而是公有......后来邓搞改革土地虽然重新承包,但是农民仍然只拥有土地使用权.因为中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城市土地为国家所有......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也所以城市居民买房子最多也只能享有70年产权,因为就算房子是你的,可是土地永远都只能是国家的.只有西方及欧美这些"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才搞土地私有化,民众享有土地及房屋真正的所有权.

为什么我国实行两种土地所有制度?

        按照苏联的共产主义一般理论原则,土地全部收归国有,就应该只有一种,即国家所有制,也就是一般叫做“全民所有制”。

        但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中国革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行了土地改革,把地主的土地拿来分给农民,从而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而革命成功后,如果将已经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再收归国有,那必然导致农民的反抗,导致社会的动乱。因此,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个变相的,把农民的土地以集体的形式组织起来,从而产生了“集体所有制”。另外,随着后期革命的不断成功,特别是对城市资产阶级的资产和土地没收,则是采取了苏联式的直接的国有化,因而也就又有了“全民所有制”。

        两种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有它的历史原因。

我国土地该不该私有化

        不该

国家为什么不让农民土地私有化

        这是个大问题。普通人家在城市花上几代人的血汗钱也只能换回一张只有70年国土使用权的房物产权,如果,农村搞土地私有化,那对城市人口就不公平。

为什么大型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

        那里摇动着虚空的火瓣花。

        它永远是不同的,就像古代的学者们所教诲的,

        咧着嘴笑,仿佛这全然是

        因为我们甚至让我们的歌都承受了太多的音乐以致于它正慢慢沉没

        历史断片的上方

        始是新辰来。哈哈

美国土地私有化美国的土地是国有还是私有

        美国土地制度:美国国土面积中私人所有的土地占58%,主要分布在东部;联邦 *** 所有的土地占32%,主要分布在西部;州及地方 *** 所有的土地占10%。土地以私有制为主,国有土地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美国有全世界最自由的土地制度,土地所有权分为地下权(包括地下资源开采权)、地面权和地上空间权(包括建筑物大小、形状等),这三部分权益可以分别转让, *** 无权任意征用与拆迁。

        (1)现行土地所有制。美国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典型,但其土地并非全部私有。美国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规定不同于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欧洲国家。目前在美国,土地所有者拥有地下的一切财富,可以自由开采地下资源,或者将地下资源单独出售给别人。上述行为的惟一条件是他必须遵守 *** 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并照章纳税。

        (2)现行土地使用制。美国所有土地都实行有偿使用。美国法律明确规定土地可以买卖和出租。联邦 *** 为了国家和社会公益事业,兴建铁路、公路及其他设施,需要占用州属公有土地或私人土地,也要通过交换或购买的方式取得。通讯、输电、输油等管线要通过公有土地的地上或地下,都必须向土地管理局通行权处申请批准,并支付租金。目前美国联邦 *** 的公有土地收入,是仅次于税收收入的 *** 第二大财政来源。

        (3)土地管理机构。美国在内政部内设土地管理局,主要负责对联邦 *** 土地的管理,并对州和私人土地进行协调。美国土地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分层次、按类别进行管理的类型,即其他联邦 *** 机构也参与土地的管理工作。

一个城市发展太快会导致什么

       2010年度

       科研成果:

       1.《中国语境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个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与问题逻辑》,《中国社会科学》(CSSCI)2010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生态文明理论何以可能》,《哲学研究》(CSSCI)2010年第12期。

       4.《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与反思》,《学术研究》(CSSCI)201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6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0年第8期转载。

       5.《作为马哲史研究对象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10年第3期

       6.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10年第4期。

       7.《论科尔施后期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观》,《南京社会科学》(CSCCI)2010年第6期。

       8.《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理论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江苏社会科学》(CSSCI)2010年第 5 期。

       9.《论马尔库塞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化的理解》,《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10年第2期。

       10.《论塞耶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解读》《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10年第1期。

       11.《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伦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10年第6期。

       12.《论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对启蒙道德的批判》,《江汉论坛》(CSSCI)2010年第12期。

       13.《弗洛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批判》,《理论月刊》2010年第9期。

       2009年度

       科研成果:

       1.《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个人专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略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哲学研究》(CSSCI)2009年第12期。

       3.《从技术政治学到审美政治学:马尔库塞政治哲学初探》,《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5期论点转载。

       4.《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哲学动态》(CSSCI)2009年第1期,《哲学文摘卡》2009年第2期转载。

       5.《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北京大学学报》(CSSCI)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6.《论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道路和实质的考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

       7.《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展开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年12月29号

       8.《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南京大学学报》(CSSCI)2009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

       9.《一种非压抑性文明何以可能:评马尔库塞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批判》,《江汉论坛》(CSSCI)2009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

       10.《加强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观念与方法》,《河北学刊》(CSSCI)2009年第4期。《光明日报》2009年9月1号摘登。

       11.《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9年第3期。

       12.《论市场经济与社会信用价值体系的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论科学对人类生态意识的萌生与生态思维方式形成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9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9年第11期转载。

       14.《孔子之“信”的适用领域与层次及其与当代诚信思想的沟通》,《伦理学研究》(CSSCI)2009年第5期,《光明日报》2009年11月10日摘登。

       15.《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鄱阳湖学刊》2009年第2期。

       16.《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拷问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1号。

       17.《环境伦理学》,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科研课题:

       1.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 经费20万

       科研奖项:

       1,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研究(系列论文),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教学研究课题:

       1.研究生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校级),经费1.5万元.

       2008年度

       科研成果:

       1.《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

       2.《技术批判与自然的解放: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

       3.《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

       4.《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维度的开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8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

       5.《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理论定位》,《学术月刊》(CSSCI)2008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6.《日益模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图象》,《学术研究》(CSSCI)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论点转载。

       7.《论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3期。

       8.《论威廉·莱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南京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6期。

       9.《论戴维·佩珀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江汉论坛》(CSSCI)2008年第12期。

       10.《论作为境界的生态文明理论与作为发展观的生态文明理论与作为发展观变想的理论主题及其当代影响》,《青海社会科学》实》》,《道德与文明》(CSSCI)2008年第4期

       1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阈》,《光明日报》2008年2月20号;《浙江日报》、《贵州日报》全文转载。

       12.《论生态文明的制度维度》,《光明日报》(理论版)2008年4月8号。

       13.《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维度》,《淮海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4.《略论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观述评》,《长江论坛》2008年第1期。

       科研课题:

       1.省社科基金:.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途径的历史经验研究 经费 0。5万

       科研奖项:

       1.《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教学研究课题:

       1.校级教学研究课题”我校哲学专业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委托课题),经费5000元

       2.研究生培养创新项目“人文学科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委托课题),经费8000元.

       2007年度

       科研成果:

       1.《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独著)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2.《生态政治哲学何以可能: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哲学》,《哲学研究》(CSSCI)2007年第11期;《马克思主义文摘》2007年第12期转载。

       3.《制度批判、技术批判与消费批判: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7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

       4.《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域与问题域》,《江汉论坛》(CSSCI)2007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

       5.《技术理性批判与科技伦理的重建:评威廉·莱斯的科技伦理价值观》,《淮海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6.《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述评》,(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The Study of Marxist Western Philosophy in Chinese Academe and Its Defects Rethinking Marx(USA) 2007.6.

       8.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的三个维度》,《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

       9.《近年来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进展》,(与郭剑仁合作),载《中国社会科学前沿》(2006—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0.《论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与汪信砚教授合作),《红旗文稿》2007年22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

       科研奖项:

       1.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价值观 获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2006年度

       科研成果:

       1.《技术祛魅与人的解放:评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伦理价值观》,《哲学研究》(CSSCI)2006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2.《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价值观》,《北京大学学报》(CSSCI)2006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0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

       3.《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评析:生态唯物主义哲学的重建与生态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6年第12期。

       4.《文化、自然与生态政治哲学概论:评詹姆斯·奥康钠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

       5.《论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学术月刊》(CSSCI)2006年第4期。(合著)

       6.《生态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评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

       7.《环境伦理学价值立场的转换:从西方化到中国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06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入选《当代中国建设与发展的价值哲学审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环境伦理应以人为本》,《长江日报》2006年8月3号。

       2005年度

       科研成果:

       1.《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转型》,《哲学研究》(CSSCI)2005年第4期;《光明日报》摘登。

       2.《文化价值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5年第6期;入选《国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北京大学学报》(CSSCI)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

       4.《论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几个理论误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5年第1期。

       5.《试论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江汉论坛》(CSSCI)2005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

       6.《论卢梭政治哲学的伦理价值向度》,(合著)《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5年第4期。

       7.《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学习与探索》(CSSCI)2005年第3期。

       8.《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新视野》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

       9.《略论弗洛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解读》,《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5年第3期。

       10.《“北京共识”对提高我国的软实力的启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

       11.《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的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文摘卡》2005年第3期转载。

       12.《和谐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念的变革》,《湖北日报》2005年4月14日。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非哲学化和科学化》,《湖北日报》2005年6月2号。

       13.《哲学家的使命和责任》,《湖北日报》2005年9月1号。

       14.《信用伦理与和谐社会》,《长江日报》2005年5月6号。

       15.《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初探》,《人学与现代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科研奖项:

       1.《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获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2004年度

       科研成果:

       1.《哲学与文化价值批判:解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个人专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价值观》,《哲学研究》(CSSCI)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社会观察》2004年第5期转载;入选《当代中国的“人—自然观》,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关于研究和评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4年第6期。

       4.《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4年第1期

       5.《重新理解和研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河北学刊》,(CSSCI)2004年第2期,《光明日报》摘登。

       6.《论价值哲学视阈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

       7.《略论马尔库塞科技—伦理价值观》,《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0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

       8.《“控制自然”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伦理意蕴》,《道德与文明》(CSSCI)2004年第5期;入选《东南大学伦理论坛》,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论弗洛姆的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伦理学研究》(CSSCI)2004年第2期,《哲学文摘卡·伦理学》2004年第4期转载。

       10.《人道主义还是反人道主义:评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

       ,《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4年第5期;入选《人学与现代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论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4年第1期。

       12.《文化选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4年第3期。

       13.《制约学术创新的三大因素》,《长江日报》2005年2月13号。

       14.《谈谈尊重》,《光明日报》(合著),2004年7月20号。

       科研课题:

       1.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陶德麟教授主持)的子课题“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经费 1万元

       2003年度

       科研成果:

       1.《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两种路向》,《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略论儒家生态伦理的基本精神与价值取向》,(CSSCI)《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3期论点转载;《长江日报》摘编

       3.《西方马克思主义生存哲学研究论纲》,《河北学刊》(CSSCI)2003年第2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

       4.《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3年第5期。

       5.《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探索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与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3年第1期。

       7.《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哲学的意义》,《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8.《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述评》,《理论月刊》2003年第2期。

       9.《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初探》,《人学与现代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科研课题:

       1.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 6.5万

       2. 教育部人文专项课题“市场经济与信用价值体系研究” 4万

       3. 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教材问题研究,经费0.3万

       科研奖项:

       1.《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理论问题的辨析》,获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2002年度

       科研成果:

       1.《再论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评析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2年第2期;《理论参考》2003年第2期转载。

       2.《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转向》,《世界哲学》(CSSCI)2002年第5期。

       3.《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问题》,《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5期全文转载。

       4.《信用伦理与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信用缺失》,《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2年4期,《理论参考》2002年第10期转载。

       5.《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内的当代哲学问题论析》,《江汉论坛》(CSSCI)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

       6.《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回眸与反思》,《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2年第3期。

       7.《论阿尔都塞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2年第6期

       8.《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基本特点》,《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2年第3期。

       9.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及其对早年思想的超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CSSCI)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2年第8期全文转载。

       10.《青年卢卡奇的文化哲学初探》,《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2年第3期.

       11.《关于当代中国哲学的困境与未来走向的思考》,《理论前沿》(CSSCI)2002年第7期.

       12.《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中国:问题·出路·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二十年:兼论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本思路的现代转换》,《理论月刊》2002年第3期。

       14.《全球化与建构中国现代性伦理体系的几点思路》,《理论月刊》2002年第10期。

       15.《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02年第4期。

       16.《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的历史观及其基本价值取向》,《楚天学术》2002年第1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意识形态职能关系的解决》,《哲学评论》2002年第1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8.《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评论》(2002),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

       19.《论陈毅军事辩证法》,《创始者的精神家园》,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

       科研课题:

       1.湖北省社科基金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问题研究 经费0.5万

       2001年度

       科研成果:

       1.《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校学术丛书),(独著)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年版。

       2.《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再清理与再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1年第6期;入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哲学年鉴》(2002)介绍。

       3.《试论科尔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及其对列宁主义的批判》,《南京社会科学》(CSSCI)2001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4.《科尔施的“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述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研究》,《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1年第4期。

       6.《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天府新论》(CSSCI)2001年第5期。

       7.《论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三大特征》,《理论月刊》2001年第5期。

       8.《略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与文化领导权理论》,《广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9.《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理论反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教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入选《学习型社会的探索之路》,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00年度

       科研成果:

       1.《关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辨析》,《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0年第1期;《哲学年鉴》2001年介绍。

       2.《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社会科学研究》2000(CSSCI)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列主义》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

       3.《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索与重构》,《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0年第4期。

       4.《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影响》,《中南财经大学学报》(CSSCI)2000年第2期。

       5.《略论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内涵和性质》,《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8期。

       6.《应加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农行干部管理学学报》2000年第8期。

       7.《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历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教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8.《社会转型期非理性现象透视》,《安徽日报》2000年1月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毕业设计 完成论文时间及预期结果结果怎么写!

       下面这篇文章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你看看吧:

       拉美城市化过快发展的负面效应值得关注  

       孙光英

       2013年09月09日10:53 来源:红旗文稿

       拉美是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据联合国人居署2012年8月发布的《拉美城市发展报告》,在这一地区, 有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然而,拉美国家的城市发展不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却不能为其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从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病”,并最终危害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拉美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许多情况相似,拉美国家“过度城市化”的教训值得我国在城市发展中引以为戒。

       一、 导致拉美“过度城市化”的因素

       拉美城市化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是由始于30年代的工业化进程所推动的,比西方发达国家要晚得多,但其速度进展较快,到2000年,拉美城市化率达到75.3%,甚至超过了欧洲发达国家,是全球六大地区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因此,被公认为“过度城市化”。

       二战后,拉美国家大都片面地将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认为工业的发展应优先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甚至认为工业化是解决农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向城市移民的最好办法,因此在经济结构改革中,采取了重工轻农的政策,加剧了农业的衰败和落后。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大地产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导致大量无地农民失去在农村的生存基础。由于错误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在城市尚不能提供足够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大量农业人口就被过早地挤出农业和农村而盲目地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爆炸,粮食供应不足,城市贫困加剧,国内购买力难以提升。

       二、城市过度发展带来的难题

       城市化速度过快为拉美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

       一是严重的失业问题。由于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特别是大城市。1950-1980年,拉美经历了一个城市化加速期,城市化率由41.6%提高到65.6%;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由7个增加到48个;有10多个国家的首都分别集中了全国人口的40%-66%;墨西哥城人口由300万增加到1500万,圣保罗由250万增加到1350万,里约热内卢由290万增加到1070万,布宜诺斯艾利斯由530万增加到1010万,都成为世界级超大城市。由于进入城市的劳动力数量过多,超出了城市创造就业的能力,城市的失业与就业不足现象越来越严重。

       二是城市贫困加剧,贫富差距悬殊。许多农民在进城之后找不到工作,又不能返回原地,只好在城市从事各种“自谋生计”的服务性工作,即所谓“非正规就业”。在拉美国家,非正规就业是不受政府劳工制度保障的,例如,不享受最低工资待遇,没有社会保障等等。数十年来,拉美各国的城市里始终有一个数量庞大的劳工群体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成为城市贫困人口。目前拉美贫困人口中65%是城市居民。这就是说,拉美国家的社会贫困现象由过去分散在广大农村,转变为现在主要集中在城市。

       伴随贫困现象的加剧,拉美城市贫富差距也日益悬殊。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人均收入增长了3倍,但贫富差距也进一步扩大。拉美最富有的20%人口所占有的财富相当于最贫困的20%人口的20倍,是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地区。其中,巴西、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哥伦比亚的贫富差距最为明显。2009年,这些国家的基尼系数都在0.56以上。

       三是住房紧张,社会问题严重。由于人口膨胀,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机构严重不足,造成城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治安恶化,给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拉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里普遍存在的贫民窟是农村移民和城市贫民的聚集地。环境脏乱,条件简陋,治安状况更是令人担忧。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拉美城市贫民窟的面积和人口还在不断扩大,并开始由大城市向中等城市蔓延。据统计,拉美约有1/4的人口居住在贫民窟内。

       人口过度膨胀和贫困现象的日益严重,导致拉美城市的社会治安问题十分严峻。贫民窟更是犯罪猖獗的地方,抢劫、凶杀、绑架、吸毒贩毒等有组织的犯罪和暴力活动层出不穷。里约热内卢、圣保罗、波哥大、墨西哥城、布宜诺斯艾利斯、加拉斯加等均是世界出名的有组织犯罪和暴力活动猖獗的城市。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巴西分别是全球城市暴力犯罪的前三名。

       此外,过度城市化使拉美经济过分集中于大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汽车的增加导致严重的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由此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拉美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启示

       一些拉美问题专家认为,我国与拉美同属发展中国家,许多情况与拉美相类似,在我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拉美城市化的教训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警惕。

       1. 应控制城市规模,防止“大城市化”。拉美地区城市化最主要的失误就是“大城市化”、“超大城市化”。“城市化”与“城镇化”不过一字之差,却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概念,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应当是在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推动中小城镇的发展。在实现“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当限制规模,防止将城镇变为小城市,小城市变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又扩张为大城市。如果不加节制,到一定时候就会面临资源、环境及各种社会问题的严重困扰,并为此付出高昂代价。

       2. 城市化应当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大都建立在农业进步的基础之上,农业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形成了互利的良性循环。与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城市化不同,拉美的城市化并非源自本国的经济发展,而是在本国农业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生产力还未达到相应高度的情况下由外力推动的。事实证明,在农业相对停滞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拉美国家城市化,不仅使农村在发展中日益贫困,而且也导致了城市的贫困和危机,城市化走入歧途。我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基本上是老人和儿童,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一些地方甚至土地落荒,无人耕种,这对于我们这个土地紧缺,粮食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业国来说,在发展战略上是值得深思的。

       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解决进城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拉美国家城市化教训表明,城市化不能过于超前,应与产业结构相协调,实现社会经济良性循环,避免滋生“城市病”。就业岗位的提供是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首要条件,为此,应制定有利于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适度压缩资金密集型产业过度发展的政策,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业岗位的创造依然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问题,应努力使农村进城人口具有相对稳定的职业。

       我国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大多从事低端服务业,如城市建筑、餐饮住宿、批发零售、房屋装修、废品收购等行业,其数量规模之庞大早已远远超出城市的接纳能力。为此,应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良性发展,努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问题。要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并举,扩大非正规就业是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渠道。

       4. 要防止出现“贫民窟”现象。拉美地区平均城市化率已达80%。城市化率高,人口过分集中于大城市,城市就业问题又解决得不好,结果造成大量城市贫困人口。这些人买不起住房,大都在城乡结合部抢占地皮,自行搭建简陋住所,逐渐形成大规模的贫民窟,给城市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2001年,拉美城市贫民窟居民达到1.27亿,占城市人口的1/3。一些大城市,如墨西哥城、里约热内卢、利马等,都被大片贫民窟包围。贫民窟通常没有正规道路或街道以及供水、供电系统,水电供应往往是从城市供水、供电系统“偷”来的,也没有公共环卫系统。贫民窟居民在物质与生存层面难以与所在城市融合,在文化层面上更加融合不到一起。更严重的是,这类地区社会治安情况不好,黑社会势力横行,非法枪支泛滥,各类犯罪活动猖獗。贫困人口在大城市大量集中,也是拉美国家容易发生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目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是以租赁住房为主,无论是租住城里楼房的地下室,还是租住城乡结合部的民房,都是面积狭小,卫生、采光、通风、环境条件普遍较差的。由于没有当地城镇户口,不属于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规定的保障对象,没有资格享受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规定的最低住房水平。长期下去,恶劣的居住环境会使农村进城人口产生越来越大的心理落差,不利于社会稳定。

       5. 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合理地引导和调控人口流动。政府管理缺位及政策导向失误,是拉美城市化失控的重要原因。首先,拉美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长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政府的态度先是放任自流,后是束手无策。未能及时合理地遏制和引导国内移民潮,是拉美城市人口失控的重要原因。与发达国家不同,拉美农村促使农民进城的原因并不是因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造成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和错误的农村现代化模式使得大量农民在农村无法生存而涌入城市。而此时拉美国家的工业基础还很薄弱,尚不具备吸纳大量就业的能力,农村人口大规模的转移必然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及时合理地引导和调控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拉美各国政府认为农民向城市的迁移是城市化的自然现象,农村大量劳动力的流出,可以缓解农村的社会冲突,因而对自发的移民潮不加引导和调控。其次,在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拉美政府没有及时探索并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而是放任其城市化沿着以大城市急剧扩张为中心的路子发展,以致大城市人口压力过大。原本以为可以缓解的农村社会冲突,也随之转移到了城市,造成诸多更难解决的城市问题,各国政府此时再想去遏制移民潮已经很困难了。为了缓解压力,政府只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城市的社会生活条件,结果又导致城市吸引力的增加和更多移民的涌入,拉美的城市化由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我国目前在人口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难题是:城市常住人口过度膨胀,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据北京市统计局2013年1月发布的数字,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069万,其中常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773.8万人。越来越多北京的外来务工人员拖家带口,不仅是已在城里找到比较稳定的工作的,甚至连卖菜的、摆摊的、卖废品的外来务工人员都把家属带到了城里居住、上学。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不仅给城市的就业、交通造成巨大压力,而且给城市管理带来严重困难,如今在北京的许多路边和小区门口,挤满了摆摊的、卖菜的人员。一到晚上,街头的食品摊点烟熏火燎,不仅阻碍交通,而且污染了空气。另外,无序的外来人口增加了社会治安的难度,入室盗窃和抢劫的情况越来越多,各种刑事案件不断发生,群众越来越缺少安全感。政府如果不及时制定相应政策,对于流动人口进行合理的限制和调控,大城市的管理难度会越来越大,各种“城市病”会越来越严重。

       要控制人口规模必须首先建立长效人口管理机制,完善人口调控体系,制定有效的政策法规,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应加强城市社区管理体系建设,依托社区完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管理机制,强化社区流动人口综合管理职能,加强对流动人口聚居区和“城中村”的综合规划和治理。

       (作者: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好了,关于“红旗文稿”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红旗文稿”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