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排行榜 汽车排行榜

上海大乘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破产公告_上海大乘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破产公告公示

佚名 2024-05-22 人已围观

简介上海大乘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破产公告_上海大乘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破产公告公示对于上海大乘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破产公告的问题,我有一些了解和研究,也可以向您推荐一些专业资料和研究成果。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1.已破产

上海大乘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破产公告_上海大乘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破产公告公示

       对于上海大乘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破产公告的问题,我有一些了解和研究,也可以向您推荐一些专业资料和研究成果。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1.已破产或危在旦夕的这些汽车品牌别买 售后未必能善后|汽势

2.2020数十家轮胎厂家和经销商破产拍卖

3.年终盘点| 这些车企在“寒冬”瑟瑟发抖,有的再也爬不起来

4.步庞大后尘?正通258亿债务爆雷,多地豪车买家无法提车!

5.造车新势力10月销量爆棚,但有人破产清算

上海大乘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破产公告_上海大乘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破产公告公示

已破产或危在旦夕的这些汽车品牌别买 售后未必能善后|汽势

汽势Auto-First|柴小娜

        上个周末全球创投圈出现了始料未及的一幕,生存了40年为风投机构和初创企业提供服务与资金的硅谷银行(SVB),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让很多资金还在银行未取出的公司彻夜无眠。

        与硅谷银行类似,车企破产、暴雷、退出的品牌同样接二连三,不少车企倒在了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2022年,疫情、原材料、缺芯少电等因素,不但加剧了行业洗牌,对于消费者,最直观的影响是售后服务保障难题。

        目前的困境在于,无论退出或者破产,品牌方给自己留足了体面,官宣售后服务的妥善安排。然而,事情的关键正在于此,有部分品牌仅仅是将宣传的终身质保停留在宣传层面,未来消费者修车估计还是要自己找地方,不靠谱,也不一定指望不上。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15日发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在具体商品投诉中,汽车及零部件位居第三位,2022年投诉43836件,2021年41624件,同比上升了5.31%。总体来看,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食品、服装、 汽车及零部件、通讯类产品、鞋。

       

        3.15消费者权益日在即,我们以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分类,看看过去一年消费者维权的处境。

广汽菲克、长安铃木、一汽马自达, 这些合资品牌想说爱你不容易

        曾经风光无限的这几个合资品牌,或者一拍两散,退回遥远的大洋彼岸,要么倒闭清算、或被拍卖生产线,数年积累的几十万车主维修保养遭遇难题。

        先来看广汽菲克。

        济南市民张先生是一位2022款大指挥官车主,春节前夕车被追尾,在到达位于润华汽车园内的Jeep 4S店后,售后人员表示:“目前店里也没有维修的件,而且不光店里没有全国都不好找,此前有一位泰安的客户找件找了两三个月。”

        最终,在耗费一个多月后,寻到了后尾门及后雾灯等配件,只剩后保险杠未寻到,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用老款大指挥官的后保险杠。

        张先生遭遇的售后糟心事,源自2022年11月3日,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向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申请破产。这也意味着,入华16年,广汽菲克连带Jeep品牌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

       

        事实上,广汽菲克也曾有过高光时刻。2017年,广汽菲克的年销量累计超22万辆,2021年广汽菲克销量已跌至2万辆,今年上半年,广汽菲克累计销量不足2000辆。

        广汽讴歌的衰落与广汽菲克类似。早在2022年4月,广汽本田发布公告,为进一步促进电动化战略落地,广汽本田将整合广汽讴歌品牌资源,加入到电动化事业中。2023年起广汽本田将不再生产及销售广汽讴歌品牌的现有产品。

        目前,广汽讴歌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于2022年12月30日关闭,目前已经不提供新车信息查看和购买服务。

       

        讴歌在华官方客服表示,对于已经购车用户,官方4S店还将继续提供售后服务,用户可从官方APP进行服务预约查询。

        今年1月9日,广汽集团发布声明称,将继续通过合资企业网络为讴歌品牌中国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一汽马自达则更让人唏嘘不已。收获了无数车迷喜爱的马自达,在近日发出一则关于CX-8、CX-4与阿特兹即将停产的通告。通告显示,长安马自达工厂将于今年3月停止生产以上三款车型。

        2022年马自达上险量107602辆。至于售后问题,客服表示正常情况下上述停产车型的零部件可以供保10年,车主如有问题可去授权店进行保养、维修。

众泰、宝沃、力帆、华泰,这些破产了的难兄难弟品牌

        在历经北汽福田和神州优车两家金主后,号称比肩宝马、奔驰、奥迪(BBA)的宝沃汽车,随着一纸文书正式宣告破产。

        2022年12月,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收到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11月29日作出的《民事裁定书》,裁定宣告北京宝沃破产。

       

        2016年4月,宝沃第一款SUV车型BX7正式上市。2016年至2018年,宝沃累计销量10.69万辆,2020年宝沃汽车的销量8740辆,2021年仅3612辆。

        即使销量有限,但这也意味着数十万车主的后续维修保养等服务。

        根据北京宝沃此前发布的致广大宝沃车主的公开信显示,宝沃汽车出现债务危机,面临破产境地。在政府有关方面的支持下,本着对车主负责的态度,已就宝沃汽车售后服务保障做出妥善安排。宝格沃汽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全面承接宝沃汽车售后服务责任,按原售后服务政策继续为广大车主提供维保服务和配件供应。

        对于众泰来说,在被誉为“保时泰”的阶段屡出爆款,然而好景不长,众泰汽车破产重整。

        原因再简单不过,产品频繁出现质量问题,如发动机漏油、变速箱故障、转向抖动、车身异响等故障,售后服务更是一言难尽,最终在2020年12月23日资不抵债,宣告破产。

       

        在出局三年后重返市场,前一阵,推出新能源汽车江南U2,却被网友一眼发现与本田e高度雷同。

        对于消费者而言,有再一没有再二,后续车型的购买请务必擦亮双眼。此外,对所有想要速成的汽车品牌,逃避正向研发的品牌,购买时都需要三思而后行,以免一旦发生倒闭或者破产清算,第一大难题将是维修无门,维权无门。

威马变危马,新势力品牌也不一定灵

        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车新势力头部之一威马汽车,如今不仅掉队,更是濒临倒闭。今年2 月 28 日," 青浦区消保委 " 发布一则消息称:“警示!威马汽车或经营异常,消费者谨慎购买”的消费提示。

        如同当头棒喝,来自官方的盖棺定论无疑会让威马雪上加霜,如果其他品牌遇到的问题是维权归属、反馈等问题,威马面临的是“不要买威马车”的选择问题 。

        自2022年10月起,青浦区消保委陆续接到近90位消费者对威马汽车的投诉,反映该公司经营异常,门店关停、无法提供汽车配件、售后服务停滞、人工客服缺位等,导致他们在购买威马汽车后无法正常进行保养、汽车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维修、签订的电池更换协议无法履行、客服热线一直处于忙线状态无法打通等,消费者权益因此受损。

       

        青浦区消保委向广大消费者发出消费风险警示:威马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地址为徐民路308弄威马汽车大厦,目前该公司销售和维修几近停摆状态,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威马品牌汽车,以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除了遭遇车主投诉,大幅降薪,延迟发放薪资、停产、关闭品牌中心等让处于动荡中的威马有摇摇欲坠之感,尽管近日传出了部分复产的消息,青浦区消委也删除了威马相关的消费预警,但在全国范围内威马汽车多次被消费者投诉,这一切都难以掩盖威马的艰难处境。

        汽势观:买车风险赛股市

        除了上述已经退出的合资品牌,以及破产、倒闭的自主品牌,包括消协警告消费预警的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还有诸如正在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如斯柯达品牌。 此前,大众汽车旗下的捷克汽车制造商斯柯达汽车公司CEO克劳斯·泽尔默在受访时表示,斯柯达正在考虑退出中国市场,或将整车制造迁往印度,将于明年做出最终决定。?

        进入2023年的中国车市,在持续的降价潮下,势必会引发新一轮淘汰,尤其是一部分销量已经非常式微的合资品牌,消费者有必要提高警惕,行业主管部门也需要做出预警。因此,315消费者维权日,不仅给中国车企敲响警钟,也给消费者保障自己的利益敲响了警钟。(部分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势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0数十家轮胎厂家和经销商破产拍卖

       作者?|?拉面安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今年以来,经销商巨头们俨然一副加速衰败的势头。

       继庞大之后,正通集团和润东汽车也于这两天分别宣布了“确认卖身”、“股权被冻结”的消息。

       10月20日,正通汽车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JoyCapital及王木清与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正通汽车控股股东持有带投票表决权的29.9%股份。交易完成后,厦门信达将成为正通的最大单一股东。

       10月22日,润东汽车新增股权冻结信息,常州市上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持有的7400万权益被冻结;而在8月,润东汽车已经发布公告称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组。

       正通汽车出售股份的公告

       企查查显示:润东汽车新增股权冻结

       在重生与危机边缘徘徊的正通、润东、广汇,包括已经完成破产重组、正在力挽狂澜的庞大,其实是“中国第一批4S店集团”的缩影。

       跌落神坛的经销商巨头们

       上半年,包括广汇、庞大、永达、正通、润东等在内的诸多国内汽车经销商,他们的经营业绩数据几乎都是“降”字当头。

       据国内10家主流汽车经销商集团披露的年中财报显示,有7家集团出现营收和净利润的同比下滑,仅3家实现净利润的逆势增长。其中,广汇汽车利润下滑超6成,成为下滑幅度最大的4S店集团。

       制表:汽车服务世界

       而从2018年开始,以庞大、正通、润东、广汇为代表的经销商巨头纷纷开始跌落神坛。

       据统计,10家主流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广汇汽车、中升汽车、永达汽车、国机汽车、正通汽车、庞大集团、广汇宝信、美东汽车、和谐汽车、润东汽车)2020年上半年年报中显示有6家市值缩水,广汇、庞大、润东、正通均包含其中。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庞大的“盛世危机”。自2018年初起,庞大就深陷卖店、关店、被罚、股东减持等负面消息中,一直到2018年5月庞大正式提交“破产重组”申请之后,才逐渐从风波中走出。如今,庞大虽然受益债务重组,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是否能够神坛归位?答案不得而知。

       最近,除了正通、润东已经明确无法通过自身解决危机之外,国内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广汇汽车也被爆出了“深陷资金紧张”的传闻。

       广汇汽车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账面现金226亿元,看起来资金充裕。然而,在负债端,公司长短期借款和应付债券高达582亿元。

       有机构在10月12日统计,广汇汽车5日内陆股通资金呈现持续流出状态,仅10月12日陆股通资金净流出11.01万元;5日内北上资金累计净卖出87.24万元,外资近期有持续流出的迹象。

       针对这一情况,有多个投资者询问广汇汽车董秘,关于公司股价、市值暴跌的原因,但广汇汽车方面并未具体说明。

       此外,国机汽车下属德国子公司也在9月申请破产,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4S店上半年生存现状:

       注销超1400家、退网超1000家、赚钱的不到3成

       经销商集团发展不顺利,与之命脉相连的4S店们境况也可想而知。

       中国流通协会公布了几组数据,表明了上半年4S店群体的生存现状。

       1、上半年有1019家4S店相继退网,经销商网络数量结束增势;

       2、近八成4S店的新车销量处于下滑趋势,新车整体毛利率下降至-3.5%,“销售即亏损”局面进一步加剧;

       3、4S店寄以厚望的售后业务,毛利率也略有下降;

       4、近3万家经销商中,38.3%的经销商出现亏损,32.9%的经销商持平,只有28.8%的经销商实现盈利。

       流通协会分析并预测:出现这样的状况,除了疫情影响之外,还因为自二季度以后,4S店网络进入了比较集中的调整阶段,下半年可能还会持续。

       而在5月份,《汽车服务世界》亦统计了一组数据:1月1日-5月12日,全国范围内已有1345家汽车经销商登记注销。在这近1400家汽车4S店中,近六成是创立时间3年以内的企业。

       如果真像流通协会所预测的那般,下半年4S店还会是调整状态,走向究竟是好是坏?暂时无法估计,但4S店的压力并不会变小已经是基本事实。

       有相关人士指出:临近四季度,4S店们全力冲击全年销售目标的压力不减,虽然厂家有给予一定支撑政策,但是拉动效果不强,价格折让力度相对较大。此外,部分厂家进一步提高了4S店的任务指标,致使经销商难以达成任务,库存增加、收益下滑。

       亦有人强调:下半年市场增长乏力,厂家填补市场的预期不容易实现。各家车企业绩止跌回升的背后,是成千上万家汽车经销商,背负着艰巨的任务,承受着巨大压力。

       这种情况下,更多4S店撑不下去,也不无可能。

       “庞大”们犯得2个致命错误

       庞大危机之时,有业内分析人士分析:“庞庆华的个人际遇和庞大集团的经历,虽然和其不断扩张的经营战略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销商的生存境况。”

       事实的确如此,采取“急速扩张战略”的不止是庞大,第一批4S店集团几乎都是靠“扩张”壮大的,且几乎都是上市以后就立即行动。

       庞大登陆A股第二年年底,就把4S店和经销网点分别快速扩张到了754家和1429个;

       正通上市第二年,以55亿元收购了规模是其两倍的深圳市中汽南方,上演蛇吞象,成为宝马、奥迪、捷豹路虎和沃尔沃等四大豪华品牌在华的核心经销商;

       广汇自2015年借壳踏入A股资本市场后,从未停止并购的步伐。3年时间扩张了279家4S店,仅2018年在收购上就花了28亿;

       中升集团在上市后的一年里,开店数量近乎翻倍;

       ……

       扩张步伐迅猛的“庞大”们犯了两个错误。

       首先,忽视资金压力盲目扩张。

       庞大从2010年开始到2013年,网点布局成本高达69亿元,远高于公司所有者权益以及长期借款合计规模。资金始终处于大量消耗、紧绷等状态,即便上市以后获得上百亿募资,这一状况也无法被扭转。

       正通与润东也是如此,其中正通的资金链短缺问题可能存在长达9年。有知情人透露:“正通汽车自2011年8月收购中汽南方后,就因借钱并购的方式背上了沉重的财务成本。”

       其次,陷入信任危机而不自拔。

       有业内人士认为,许多汽车集团在为“用人不善、经营能力抗风险能力低下、狂躁自大”等错误买单,最终落魄到狂卖资产的洗牌阶段,而这些行为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造成员工、车主、包括管理机构和资本方面的信任出现问题,且可能未被高度重视或者有效整顿。

       这样的错误在正通汽车身上有最集中的体现,且长达数年的时间。

       2013年春节,正通汽车旗下的一门店被爆出拖欠员工工资,但高管的解释却是因为车卖太多了,责怪销售为什么要卖那么多车。

       2019年以来,正通失信于员工的行为更为频繁。

       有消息称,2019年11月,正通集团除了几家业绩比较好的门店,其余上百家门店无法准时发工资;2020年1月,正通所有员工的发薪拖欠情况全部跨月,也就是1月发2019年11月的工资,而12月份的工资虽承诺在2月发放,但后却改为发一部分,且绝大多数门店员工并未收到;与正通相关联的东正金融、深圳强时科技等公司也有拖欠薪资的消息传出。

       而把正通推上舆论巅峰的就是其“频频失信于车主”的消息屡屡传出。

       今年以来,正通汽车集团旗下的广州、荆门、海口、佛山等多家4S店均被曝无法交车的问题,车主提车难,退款也难,多家4S店被投诉,部分门店还出现车主打人事件;

       8月,第一财经报道了正通旗下4S店车主“提车难”事件:多家正通旗下4S店均以资金被集团抽走、没钱赎证为由导致车主无法提车。

       这种情况下,正通的“信任危机”蔓延到了“管理机构及资本层面”,前者是4S店顺利开展业务的相关部门,后者是保障自身发展步伐的资金来源。

       10月19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出了行政处决书:正通控股、东正汽车金融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违规开展关联交易,以及经销商汽车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原则,责令东正汽车金融3个月内清退其控股股东正通控股持有的股权,并暂停经销商汽车贷款业务。

       资本市场上,正通的信任壁垒也出现了裂痕。

       5月,知名评级机构穆迪将正通汽车企业家族的评级从“B2”下调至“B3”,展望负面,并表示正通汽车的流动性很弱,严重依赖短期融资;

       7月,针对正通结欠本金3.8亿美元(根据绿鞋机制获行使增加至4.15亿美元)定期贷款之尚未偿还分期还款存在违约一事,正通给出了“建议修订部分贷款还款到期日”回应。业内人士对此给出的评价是: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违约了,所谓的“建议缓期”只是希望能延迟兑付。

       3万家4S店渐入洗牌深水区?

       从时间点来看,庞大、润东、正通、广汇等经销商集团及旗下的4S店们频频发出“危机信号”大多是从2018年开始,而这其实是国内车市最近的一个转折点。

       2018年,新车市场持续增长28年后首次出现销量负增长,车市跌入了“低迷、寒冬”的魔咒中;

       2019年车市表现依旧欠佳、经销商开始思变寻求新车销售以外的盈利路径,从2019开年的庞大破产风波第一击开始,经销商集团的整合大戏一直未曾落幕;

       到了今年,润东、正通开始关闭表现不佳的4S店经销店、合并同城同品牌店铺、售卖门店自救无门后,选择卖身、申请破产重组……

       这段历程无形中证明,车市的洗牌、整合之势正在愈演愈烈,3万家4S店经销商已经进入了洗牌深水区。

       有媒体预言:对于经销商集团来说,只有通过最大化规模效应,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企业的成本;在国内车市恢复之前增长无望的情况下,经销商集团之间的兼并重组、股权出售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多见。

       这种情况下,广汇、中升等经销商已经在通过改造盈利性较差的店面、改变盈利业务模型保障自身在洗牌中得以持续前进。

       以中升为例,正通过豪华车业务和售后拉业绩。

       2019年,中升的利润来源主要来自新车销售、售后服务、金融保险佣金三部分,三者分别为29亿元、86亿元和29亿元,其中86亿的售后服务利润超过了新车销售+金融保险佣金的利润总和。

       但是,这些经销商集团是否能借前车之鉴、在今后顺利避开“庞大、正通”们曾陷入的误区?答案未曾可知。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年终盘点| 这些车企在“寒冬”瑟瑟发抖,有的再也爬不起来

       2020年对于竞争激烈的轮胎企业来讲,更是雪上加霜,第一季度还没过去,就已经有十数家轮胎企业宣告破产倒闭拍卖。

       01

       北京金运通大型轮胎翻修有限公司

       2020年1月8日,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关于邀请社会中介机构以竞争方式选任破产案件管理人的公告:已裁定受理北京金运通大型轮胎翻修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北京金运通大型轮胎翻修有限公司是1994年成立,从事轮胎翻新、修补;橡胶制品加工;金属机械配件加工;货物运输;销售钢材、建筑材料、轮胎、橡胶制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技术服务;出租厂房;轮胎翻修设备租赁。

       02

       十堰市宽达工贸有限公司

       2020年?1月22日,十堰市发布了十堰市宽达工贸有限公司破产文书,这是一家轮胎经销商,看来轮胎经销商的生存也是越来越困难了,如今轮胎经销商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挣钱,而是活着。

       03

       徐州华洋轮胎宣布破产

       在破产重整案件官网中,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于2019年11月18日受理了对徐州华洋轮胎有限公司的破产申请,并且决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定于2020年3月25日在江苏省邳州市铁富人民法院召开。

       徐州市华洋轮胎有限公司生产各种型号的翻新工程胎汽车胎农用车轮胎,是翻新工程车轮胎、汽车轮胎、叉车胎的专业厂家,年生产翻新轮胎20000余条,是苏北最大的翻新轮胎生产销售厂家。

       04

       浙江一正轮胎有限公司

       2020年2月14日,浙江一正轮胎有限公司债权转让,转让债权的起拍价为350万。光大金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对浙江一正轮胎有限公司债权项下未偿本金为人民币1282.50万元,未偿利息为人民币885.67万元,本息总额共计为人民币2168.17万元。看来这一家公司也离死不远了。

       05

       天津阿尔发轮胎橡胶

       公开资料显示:天津阿尔发轮胎橡胶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经营范围包括轮胎及橡胶制品的制造与销售;轮胎轮辋的装配以及相关的技术咨询等。其股东为天津市轮胎厂和阿尔发轮胎公司,法人均为李玉梁。天津市轮胎厂成立于1988年,目前经营状态为注销。

       诺大的一个轮胎厂到最后的资产只有1万多块钱,负债300多万,盾轮轮胎也只是东营轮胎产业疯狂发展后被扎破的一个小小的泡沫,像这样的小轮胎厂国内还有很多,它们的日子应该也都非常不好过。

       06

       东营市盾轮轮胎有限公司

       2020年1月,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宣告东营市盾轮轮胎有限公司破产,并终结破产程序。

       轮胎商业了解到,盾轮轮胎是在2019年6月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2019年6月24日,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受理了盾轮公司破产清算一案。根据对盾轮公司进行的资产核资专项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6月24日,盾轮公司审计调整后资产总额18052.18元,其中流动资产18052.18元(均为银行存款),负债总额3158716.27元,净资产-3140664.09元。盾轮公司现有资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故管理人提请本院终结破产程序。

       07

       中汽轮胎

       最近被多次拍卖的中汽轮胎再次出现在了拍卖平台上,不过这次拍卖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直接出现了价格上的跳水。从第一次拍卖到第二次拍卖到再次拍卖到这次的重新拍卖,已经经历了第四次拍卖。

       08

       轮胎经销商FinTyre公司

       欧洲大型轮胎经销商FinTyre公司宣布破产,在轮胎行业引起轩然大波。FinTyre公司是欧洲领先的轮胎分销商,破产的Reifen?Krieg集团是德国替换轮胎分销市场的领导者,在德国大约占据10%的市场份额。但是入不敷出的经营最终还是将这家公司彻底击垮。

       09

       烟台芝罘运达经贸有限公司

       烟台芝罘运达经贸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算得上一家老牌轮胎经销商了,但是最近该公司一批价值近500万的轮胎被法院查封、拍卖。

       10

       山东德马克轮胎有限公司

       受市场不景气和疫情的双重打击,已经有轮胎企业撑不住了。据有关信息报道,山东德马克轮胎有限公司由山东银宝大陆轮胎有限公司全部接盘,并且相关交接事宜已经完成,2020年2月26日恢复生产。

       当然这些还不包括一些橡胶企业,还有扑朔迷离变更大股东的兴源轮胎,一场蔓延到全国的疫情,使得轮胎企业一季度荒废大半,但该交的房租得交,该还的贷款还要还,该发的工资还要发。2020年中小企业的生存远比你看到想到的更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步庞大后尘?正通258亿债务爆雷,多地豪车买家无法提车!

       今年疫情当中,汽车是复苏最快的行业之一,整体销量在下半年迎来明显反弹,资本市场上更是红旗飘飘,长城、长安、比亚迪等汽车龙头股及产业链相关的股票在年内连创新高。不过,汽车大盘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爆雷”事件也是频频出现,举步维艰的企业不在少数。目前,汽车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但对于一些车企,内困外患双重作用下,2020年是它们的至暗时刻。

       昔日王者成为“拖油瓶”

       今年上汽大众的销量连续11个月同比下滑,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11月上汽大众累计售出1,347,985辆新车,同比下滑23.74%,跌幅远超市场平均水平。

       尽管目前上汽大众仍位列车企销量TOP?10的前三,但在市场进入持续复苏增长的快车道,上汽大众却明显失速,每个月的销量汇报对上汽大众都是一次打击,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10月、11月三个月国内乘用车销量整体大涨的情况下,上汽大众仍然跌跌不休。

此外,上汽大众旗下斯柯达品牌今年前10个月的销量,和去年相比基本上是“对半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汽大众的销量水平。

       上汽大众销量下滑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而导火线是去年帕萨特在中保研碰撞测试“翻车”,对上汽大众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信任危机的余震仍在持续,内部降薪的实施,也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再加上,上汽大众的产品规划乏善可陈,朗逸、途观、途昂、POLO等主力车型的竞争力大不如前。

跑输大市之余,上汽大众从原来的“火车头”,倒变成“拖油瓶”的角色。首先,南北大众差距越来越大,形成“北强南弱”的局面,一汽大众在今年继续突破200万的销量并无压力,但是上汽大众就很难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目前的市场排名来看,上汽大众甚至保不住第二名的位置;在上汽集团旗下主流品牌中,上汽大众是唯一出现下滑的品牌,从销量来看,上汽通用销量略高于上汽大众,上汽大众失速,直接拉低了上汽集团整体销量和利润表现。

       一直以来,上汽大众犹如庞然巨轮,领跑于乘用车市场,即便如此,在时代大潮面前,仍被颠得七荤八素,这给了全行业一个警示,敬畏市场,尊重消费者,是企业应有的觉悟,上汽大众尚且踏空,其他同行更需战战兢兢。

       仍在生死线挣扎的法系车

       神龙汽车过去有多光辉,现在就有多落寞,它与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一起,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三大合资汽车企业之一;另一方面,它还是东风汽车乘用车事业的起点。上世纪90年代,神龙汽车旗下的富康,一度和大众捷达、桑塔纳一道,被誉为家轿领域的“老三样”。

       但这几年,神龙汽车的日子却愈发艰难。继2015年以71万辆的好成绩达到顶峰后,神龙汽车的销量陷入了年年衰败的局面。2018年和2019年,神龙汽车的销量分别为25万辆和11.7万辆,同比分别下滑30%和55%。

去年9月,神龙推出“元”复兴计划,包括品牌推广、商务支持、财务支持、管理效率提升等措施,试图改变持续低迷的销量和业绩表现。但是2020年开年后不久袭来的疫情,让身处武汉的神龙,乱了节奏。最新数据显示,神龙汽车11月汽车销量为5668辆,同比下滑22.10%;1-11月累计汽车销量为43870辆,同比下滑59.40%。目前,神龙汽车的市占率不到0.3%,PSA集团屡屡被质疑是否要放弃中国市场。

       好在,从六七月份开始,神龙汽车旗下两品牌在近两三个月的销售势头不错,东风标致9月环比增长44%,10月环比增长33%,11月环比增长14%;东风雪铁龙10月环比增长33%,9、10月份的销量环增长均超过20%。神龙汽车算是回了一口血,但形势依然很严峻。

       另一家法系车代表雷诺就实在扛不住了,今年第一季度,雷诺在华总共只卖出663辆,几乎算是无人问津,4月,东风雷诺发布重组计划,宣告雷诺退出中国燃油乘用车领域,这意味着雷诺汽车在国内乘用车领域几乎“名存实亡”,毕竟雷诺品牌在国内电动乘用车的市场规模也极其有限。日前,雷诺CEO卢卡·德梅奥公开表示,雷诺正在大规模重组,未来将重返中国市场。

       “没有一个国际车企能够承受在中国没有市场的后果。”PSA和雷诺高层都表达过同样的看法,这也是法系车溃败之下仍然坚守的原因。

       退潮后的裸泳者

       存量市场容不下混子,尤其在疫情打击和行业规则的转变期之下,细数今年退市或消失的车企品牌,应该是历年之最。核心技术、产品高附加值、新能源赛道、品牌和市场创新营销等,但凡在其中一个方面缺失或是短板,都有可能被洗牌,更不用说那些“裸泳者”了。

       为曾拥有亿万皮尺部网络“自来水”的众泰,现今已经一只脚踏入了出局的行列。2017年-2019年,众泰汽车3年巨额亏损111亿元,到了2020年更是相继遭遇员工集体讨薪、经销商维权、债权人起诉等诸多麻烦。截至目前,众泰汽车已经被裁定破产清算或重整。12月14日晚,众泰汽车发布公告,其母公司铁牛集团也即将重整。

12月15日,*ST夏利(000927)发布公告,公司拟将名称由“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将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证券简称变更为“中国铁物”。如果不联系“前后文”的话,这貌似不是什么坏消息。但其实,这代表着征战汽车市场34年的一汽夏利,正式告别整车行业。

       同样是申请破产重组,力帆的结局貌似比众泰好上那么一些。11月9日,力帆股份发布《*ST力帆管理人关于重整计划(草案)之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的公告》,吉利正式入股力帆,也为力帆汽车的重整画上了句号。

11月2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请,华晨集团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华晨集团表示,重整只涉及集团本部自主品牌板块,不涉及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及与宝马、雷诺等合资公司。

11月13日,经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决,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虽然东风汽车相关人士披露,此次破产清算的是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目前纳智捷还没有要退出大陆市场,东风裕隆拥有制造基地、生产资质、土地等诸多资产。但2020年前九个月的销量仅有77台,纳智捷已经走向了末路,离退出大陆市场只是时间的问题。

       以上只是例举了近期发生的事件,而且只限于传统车企,其实,造车新势力也是爆雷不断。粗略统计,今年出局的车企或品牌,大大小小加起来超过30个。总而言之,从整个行业来看,市场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未来几年,淘汰只会加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造车新势力10月销量爆棚,但有人破产清算

       "为了多一点优惠,我那43万差点就打了水漂。"广州的Z先生心有余悸地说。

       因为佛山买车比广州更便宜,今年4月,他特意跑到佛山鼎宝行宝马4S店买了台宝马X3?28i,落地价43万元,付完全款,当时4S店承诺6月10日前交车,不料直到6月过完了,车子也没见到。

       情急之下,Z先生找到朋友帮忙,在厂家的介入下,他终于在7月中旬成功提到了车。

       Z先生是幸运的,因为今年全国各地有许多购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等豪车的车主交了款,都提不到车。

       他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正通汽车集团旗下4S店买的车。

       正通汽车何方神圣?中国内地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豪华车经销商集团,是豪华品牌核心经销商之一,在"2019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上排名第11。

       最近两年国内车市连续下滑,豪华车是唯一逆势增长的细分市场,后疫情时期也最快恢复元气,主要经营豪华品牌的正通汽车,旗下4S店为什么频频爆雷?

       手握众多豪华品牌经销权,正通是怎么把自己作死的?

       多地正通4S店被曝无法提车

       近日,多名消费者在佛山宝运行宝马4S店门前拉起横幅,以此方式维权,原因是他们买的宝马车过了提车时间,迟迟无法交付。

       是4S店没有现车吗?不是,现车都好端端地停留在4S店,但车主就是无法提车。

       经焦急万分的车主不断追问,4S店销售顾问说出了无法交车的原因:新车合格证被公司抵押在银行,因为公司资金紧张,没钱打给银行,就无法赎回汽车合格证,故而无法交付车辆。

       资料显示,佛山宝运行宝马4S店(佛山宝运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与开头提到的佛山鼎宝行宝马4S店(佛山鼎宝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一样,都隶属于正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除了这两家4S店,正通旗下还有许多家经销店被媒体曝光无法交车,包括广州宝泽宝马4S店、湖北荆门宝泽宝马4S店、湖北奥泽4S店(奥迪)、海南中汽南方4S店(捷豹路虎)、福建中汽南方4S店(捷豹路虎)等等,遍及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佛山以及江西、河南、湖北、海南、福建等多个省市。

       被投诉的内容清一色都是"付款后无法提车"。

       具体原因也如出一辙,都是由于总公司资金紧张,车辆合格证被质押在银行无法赎回,消费者提车日期被无限延长,所缴资金去向不明。

       事实上,这不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

       早在去年6月份,就有20多位消费者在正通旗下广州宝泽4S店购买宝马车遭遇提车难的问题。此后,正通汽车旗下越来越多经销店出现类似的投诉内容,最近两个月更是大量集中爆发。

       根据各地4S店销售顾问的说辞,问题都不是出现在4S店,而是出在总公司——正通汽车身上。

       祸起财务危机?经营状况恶化

       多地消费者维权的原因是,正通汽车把车辆合格证质押在银行,因为无法赎回合格证而未能交付车辆,背后的逻辑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正通汽车很缺钱!

       曾经的正通,风光无比。

       它主要经销豪华品牌汽车,包括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沃尔沃、凯迪拉克、英菲尼迪等,同时也经营一汽-大众、别克、日产、丰田、本田、现代等中档品牌经销店。

       2010年12月10日,正通汽车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豪华汽车经销商集团。

       一年后,正通汽车以55亿元收购了规模是自己2倍的深圳中汽南方集团,上演一出经典的"蛇吞象"案例,在业内名声大噪。

       自此之后,正通汽车成为宝马、奥迪、捷豹路虎和沃尔沃四大豪华品牌在华的核心经销商。截至2019年底,正通汽车在全国拥有135家经销网点。2018年,正通汽车以387.43亿元的营收、17.13万辆的销量排在中国经销商第11位。

       但是,一场财务危机,让站得有多高的正通汽车,摔得有多痛。

       2019年,正通汽车新车销量为10.3万辆,同比下降约8.3%,但利润的降幅却大大高于销量降幅:净利润同比下滑39%,仅为7.67亿元。利润下滑的原因,正通归结为"毛利的下滑以及融资等成本的升高"。

       截至2019年底,公司流动资产为241.36亿元,较2018年同期减少8.04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4.97亿元,较2018年的29.11亿元减少14.14亿元。

       由于贷款及借款增长,公司流动负债(指企业将在1年内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体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清算能力)同比增长8.5%至258.19亿元。

       受疫情影响,正通汽车今年的财务表现进一步恶化。

       2020年一季报显示,其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1.31亿元,同比下滑64%;净利润为亏损0.5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16亿元,去年同期为1.22亿元。

       8月26日,正通汽车再发盈警,称今年前六个月预计亏损不少于13.31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4.71亿元。"亏损主要源于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约14.65元,以及年初爆发疫情造成的经营性溢利下降。"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自年初以来,正通汽车就不惜高成本举债以及折价配股,用于偿还债务以及补充运营资金。

       今年1月及2月,正通汽车共发行了1.7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1.95亿元)的优先票据,年息高达12%。作为对比,另一豪车经销商广汇汽车2019年末发行的多期债券成本仅为7.1%。

       面对258.19亿元的流动负债,1.73亿美元的债券自然无法止渴。7月16日,正通又折价15.5%配售股份,筹资2.6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38亿元),两次融资合计14.33亿人民币,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7月21日,正通汽车一笔约1亿美元的分期贷款违约未支付,让正通的资金链困局大白于天下。

       豪车经销商巨头为何也爆雷?

       经营困难,高成本举债,卖身求生,这家豪车经销商巨头为何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与另一家经销商巨头庞大集团破产的主要原因一样:扩张过于激进。

       从"蛇吞象"收购中汽南方拓展经销商网络,到涉足汽车金融业务,正通汽车的经营策略太过激进,没有控制好节奏,这导致现金流与短期负债的缺口越来越大,最终深陷债务危机。

       另外,车市销售遭遇寒冬起到了催化作用。

       2019年,和谐汽车、正通汽车、美东汽车、永达汽车、广汇宝信等五家主营豪华及超豪华品牌的经销商中,只有美东汽车、永达汽车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

       进入2020年,突发疫情加重了经销商的负担。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0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乘用车经销商总数为2.98万家,其中退网的4S店数量达到1019家;其中,近四成的经销商出现亏损,平均毛利率为-3.5%。

       存量市场下,经销商为抢占市场大打价格战,不惜牺牲利润,价格倒挂现象严重,这让经销商的经营困难进一步凸显。正通汽车旗下的4S店就是以低价来诱惑消费者买车,来达到资金周转的目的,本文开头的广州Z先生正是被优惠吸引而来。

       如今,危机重重的正通汽车不得不通过出售股权来解决困难。

       7月31日,正通汽车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有意溢价出售公司29.9%的股份,接盘方为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家由厦门市政府100%控股的国有企业。

       厦门国贸控股的汽车经销商业务主要由厦门信达国贸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达国贸是福建省内最具影响力的汽车经销商集团,2019年总销量为4.2万辆,营业总收入为94.06亿元,在100家经销商中排名第49。

       若交易达成,正通汽车控股权将发生改变。不过正通汽车亦在公告中指出,此次交易须待签立正式买卖协议后方可坐实,也就是说,双方的股权交易也有可能存在变数。

       正通汽车的遭遇,反映了汽车经销商行业当前的困境。在行业转型的助推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未来将有更多经销商集团出现爆雷。

       庞大集团通过变卖资产、收缩经销网点、发行债券融资,最终实现扭亏为盈。正通汽车能否像庞大集团那样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迎来转机,就看自己有多大能耐了。

       近些年来经销商爆雷潮不断,也给消费者提了醒:买车前应该多做功课,尤其是多了解经销商的经营状况,不能被优惠迷了眼,否则容易为了多一点优惠而蒙受巨大的损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任何情况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古罗马思想家圣奥古斯丁如是说。

       新冠疫情造成的上半年车市暴跌,为第三季度开始的复苏回暖提供了最好的反衬。第四季度的上行势头,甚至向前又跨越了一步,而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们又是格外鲜明的例子。

       11月份第一个工作日,几家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的造车新势力便抢先晒出了10月份的成绩单:蔚来首次突破单月产销5千辆大关,理想小鹏威马哪吒零跑等相继创下自己的单月新高,或者至少站稳了某个台阶,大多数实现三位数同比增幅。

       另一重反差来自于同属于新势力阵营的弱势企业,云度、爱驰等一众公司始终未能跨入月销四位数序列。更有甚者,长江汽车新近被曝光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据《汽车公社》了解,涉及破产的新势力还不止一家。

       而它们的倒下并非只有悲剧色彩。当造车新势力“死掉99%”的时候,剩下的头部企业却会活得更加滋润,而中国汽车行业的生态也将得以改善,行业规律终将去芜存菁,推动进化的脚步。

       “不涨100%都不好意思见人”

       中国的新能源车以及新势力,在2020年憋了太久。

       一方面是“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超过中国”的黑色幽默,另一方面是不计其数的造车新势力与背后的供应商们在资金重压下苦苦支撑。于是,接连告捷的销量数据便被赋予了格外突出的安慰意义和鼓舞效果。

       2020年10月头部造车新势力销量排名

       “一款非豪华车,只有月销量5千辆才有希望盈利”,这样的说辞在造车新势力面前更加刺耳,毕竟长期以来,整个品牌实现月销量5千辆,对这批行业新面孔来说都似乎高不可攀。

       终于,蔚来汽车首次打破了第一层尴尬——在正式销售汽车2年5个月后、品牌整体月销量跨过了5千辆关口——10月份,蔚来交付销量同比大涨100.1%至5,055辆,让9月的4,708辆“新高”头衔只戴了一个月便易主。连原本被视为较小众的电动轿跑SUV?EC6都达到了883辆。可以确定的是,接下来蔚来势必将朝着单一车型销量破5千辆以及毛利率转正发起冲击。

       业已公布或者对《汽车公社》提供销量数据的造车新势力还有: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威马汽车、哪吒汽车和零跑汽车。总体而论,这些车企10月成绩呈现以下特点:

       1、理想、小鹏、威马都跻身“月销3千辆”俱乐部;

       2、有同期对比的车企中,威马的劲增46.1%已经不算突出,蔚来、哪吒、小鹏等都实现同比翻倍,尤其小鹏的同比增幅高达229%;

       3、有累计销量同期对比的车企,均实现正增长;

       4、上险数、零售数表现好于批发数,例如哪吒、理想等均符合这一点;

       5、从销量绝对值来说,甚至连最靠前的蔚来也没有达到“入侵者”特斯拉月销过万的水平,还称不上确保盈利,因而乐观仍需要谨慎;

       6、而整体态势仍然还算向好,尤其是市场份额朝着新势力头部车企集中,在弱势车企消亡的过程中,领先的车企有更多机会做大。

       谨慎乐观,这是迄今造车新势力成绩应该给业界带来的整体感受定调方向。今年第三季度开始,一些外部因素意味着乐观的成分可以稍稍增多: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并不大,没有出现去年同期剧烈的补贴调整等因素的干扰,故而新能源车和造车新势力销量抬头,可以视为比较健康的增长。

       然而即便是头部新势力们,也还远未到可以松一口气的地步。以汽车产业过往经验来看,真正要实现稳定盈利,普通品牌年销量需要达到10万辆以上,并且产能利用率要超过80%,这些条件迄今没有新势力可以企及。

       当然,蔚来等新势力在寻求电池业务、租赁业务等“另辟蹊径”的盈利模式,并且初见成果。话说回来,崭新的模式要实现良好的盈利效果,花费的时间会比常规手段更长。这也是为何造车新势力仍需要谨慎的缘故。

       弱势车企将沉沦

       率先公布成绩的车企,显而易见属于“尖子生”、“优等生”,那么“后进生”呢?由于排名靠后的新势力们还未给出10月成绩单,我们可以拿9月新势力完整排名进行参考。

       2020年9月造车新势力车型销量排名

       作为起步较早、打法较传统的云度汽车,同比增幅的显眼却掩盖不住销量水平的落寞,始终冲不进月销量四位数的门槛,那么等于万里长征第二步都未能踏稳。从博郡汽车转了一圈回归云度的林密,想必对于在博郡的20万月薪已经无法流连——黄希鸣对其表现并不满意。那么云度对于他的重返又会是怎样的态度呢?至少眼下还难言理想。

       阵容铺开的国机智骏、实际控制权正在易手的金康赛力斯、顶层生变求援欧洲的爱驰……除了ARCFOX因为刚起步提前销售、成绩还不具备参考性之外,其他几家新势力表现都已经陷入低迷。当然还有更惨的,合创、新特、领途都是“0”。诚然,存在乘联会统计不全的可能,但至少这些新势力没能拿出令人信服的成绩。

       比起“销量低落”更为凄惨的,则是“匆匆退出”。

       日前,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发布破产文书称,长江汽车有限公司已经进入破产清算阶段。根据杭州万途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的申请,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8月24日裁定受理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并于2020年9月11日指定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浙江诺力亚律师事务所、宁波科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管理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的债权人应于2020年11月11日前,向管理人申报债权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回顾长江汽车四年前的高光时刻,2016年4月发布电动车品牌“长江EV”,当年和次年相继获得发改委和工信部新能源资质。旋即杭州工厂正式投产,一期年产能为10万辆,二期年产能为30万辆,同时吸引了不少政府背景的投资。然而由于缺乏造车经验,长江EV迟迟未能真正实现大批生产销售的业务正循环,以至于长江汽车加入到赛麟、博郡等“危在旦夕”的序列。

       2020年9月造车新势力品牌销量排名

       此外,《汽车公社》独家获悉,一家与国内头部本土零部件关系密切的造车新势力,也接近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关于该车企的详细报道,将在《C次元》专栏近期发布。

       正如两年前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朱岩的预测,中国有数百家初创公司押宝电动汽车革命,但由于新技术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最终只有1%能够生存下来。中国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并没有大规模工业制造和大批量销售的经验,在资本市场活跃的年代,很容易吸引来首轮资金,但随着宏观经济的降温,资金无法长期支撑新势力们效率低下的烧钱,自此开幕式转换到淘汰赛。

       在难度一定的前提下,淘汰赛的残酷程度和参赛时的踊跃程度基本上都是正相关的关系,国内新能源汽车项目的狂热注定了结局。

       以中国流通协会统计的数据看,新能源整车项目仅仅在2015年至2017年6月底,计划投建的数量就超过了200个,相关投资金额突破人民币万亿元。如果将各家车企业已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目标汇总,那么几乎接近当前国内燃油车销量——超过2,000万辆,大约是当前市场年销量的近20倍。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落地速度。根据工信部企业及产品公告统计,2017年度共有64家车企实际生产了新能源汽车。如果按照487家新能源车企业统计,比例仅有13%。即便是2020年,能够对着乘联会报出自己销量成绩的新势力,也不过三个巴掌就统计完了。竞争很残酷,时间很紧迫,但绝大多数选手竟然还没有站到跑道上,这就是造车新势力们最现实的写照。

       2020年10月的新势力销量排名,在数字的背后隐含了大量的潜台词信息,足以成为一面镜子,照出这个产业俯拾皆是的悲欢。

       作为行业的观察者,我们没有太多时间沉溺于主观的悲欢情绪,更应该欣慰于中国汽车行业生态在物竞天择的涤荡中得到改善。

       终究,这是每一个行业都躲不过的锤炼。

       文/卡曼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上海大乘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破产公告”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